搜索
首页 《送译学靳教授》 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余。

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余。

意思: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我。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送译学靳教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人才的诗,表达了对某位有才华的人的敬仰和期待之情。 首联“鲁国多逢掖,周官设象胥”,描绘了古代中国的教育环境和制度,暗示了这位人物受过良好的教育。逢掖是古代儒生的服装,而象胥则是古代外交官的称呼,这里借指精通语言、文化、外交的人才。 颔联“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余”,进一步赞美这位人物的言语精炼、通晓多种语言,同时学识渊博,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坚持。九译指多次翻译,三余指三处时间多的地方,这里借指多角度、多方面的学习。 颈联“职冷冰相似,心清水不如”,描述了这位人物的职业和性格特点。他冷静理智,内心清澈,不像水那样浑浊。这里表达了对这位人物品性的赞美。 尾联“负才宜大用,别有腹中书”,最后表达了对这位人物才能的期待,他应该得到重用,因为他有着独特的智慧和学识。 整首诗通过描绘这位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才能,表达了对人才的敬仰和期待之情。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鲁国多逢掖,周官设象胥。
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余。
职冷冰相似,心清水不如。
负才宜大用,别有腹中书。

关键词解释

  • 博学

    读音:bó xué

    繁体字:博學

    短语:博闻强记 博雅 博古通今

    英语:learned

    意思:(博学,博学)

     1.广泛地学习。
      ▶《礼记•中庸

  • 精言

    读音:jīng yán

    繁体字:精言

    意思:精妙的言辞。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以喻其真。”
      ▶胡薀玉《<中国文学史>序》:“户肄大秦之书,家习佉庐之字

  • 三余

    读音:sān yú

    繁体字:三餘

    意思:(三余,三余)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歷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