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

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

意思:不来陪讲席,拒绝去护留守。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诸老贤宗子,文公爱嫡孙。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表达对某位人物离去的感慨之诗。 首先,诗中提到了渡江太史后,暗示了诗中所述之事与渡江有关。而当世大儒门、诸老贤宗子等词,则表明了诗中所述对象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文公爱嫡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人物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表达了诗中人物对于这位人物的离去感到失落和无奈。寂寞冯唐老,无人为上言,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中人物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境况。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和失落,是对一位重要人物离去的惋惜和不舍。同时,也暗示了诗中人物对于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伤的诗篇,通过描绘人物的离别和失落,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渡江太史后,当世大儒门。
诸老贤宗子,文公爱嫡孙。
不来陪讲席,却去护留屯。
寂寞冯唐老。
无人为上言。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讲席

    读音:jiǎng xí

    繁体字:講席

    英语:give lecture to

    意思:(讲席,讲席)
    高僧、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亦用作对师长、学者的尊称。
      ▶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发讲

  • 不来

    读音:bù lái

    繁体字:不來

    意思:(不来,不来)

     1.不归。
      ▶《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集传:“来,归也。”
     
     2.逸诗《貍首》的别称。

  • 留屯

    读音:liú tún

    繁体字:留屯

    意思:驻军屯田。
      ▶《汉书•赵充国传》:“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
      ▶《后汉书•南匈奴传》:“冯柱将虎牙营留屯五原。”
      ▶宋·崔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