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有遗民来献土,可无散吏去焚香。
意思:定有遗留下的百姓来进献当地,可以不散吏去烧香。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方寺丞除云台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河岳腥膻愤朱忘,羡公遥领旧灵光》是一首对诗人敬仰之情的表达,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首联“河岳腥膻愤朱忘,羡公遥领旧灵光”,诗人通过描绘河岳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河岳”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区,而“腥膻愤朱”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改变社会现状的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羡公遥领旧灵光”也表达了对诗人的敬仰之情,对诗人能够引领这片土地走向光明和希望的期待。
颔联“草荒太白骑驴迹,云冷希夷委蜕裳”,诗人通过描绘荒草中的骑驴痕迹和云冷之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英雄的缅怀。这里的“太白”和“希夷”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和事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草荒”、“骑驴迹”、“云冷”等词语,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英雄的缅怀之情。
颈联“定有遗民来献土,可无散吏去焚香”,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这里,“遗民”指的是那些仍然坚守信仰、不屈不挠的人们,“献土”则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而“散吏”则是指那些负责祭祀和祈福的官员,他们去焚香则是表达了对未来的祈祷和祝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那些坚守信仰的人们的高度赞扬。
尾联“吾闻同华多奇观,不比炎州寂寞乡”,诗人通过对比华中和炎州两个地方,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这里的“同华”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区,“奇观”则是指这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诗人通过对比炎州和同华,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也强调了这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是值得人们前来观赏和探索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对历史的感慨、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家乡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