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千松岭》 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意思:问他什么意思,恐怕在凡人罢了。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千松岭》

全文赏析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天风和天籁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首句“终日吟天风”,诗人似乎整天都在吟唱着自然的风声,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天风是无形的,却能通过诗人的吟唱使之具象化,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受。 “有时天籁止”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感受。尽管天风常在,但并非无时无刻都在发出声响,有时天籁也会停止。这象征着生活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也暗示了自然的和谐与静谧并非时刻都在。 “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两句,诗人以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真谛的理解。诗人担心自己的问题过于深奥,只有凡人才能理解,但最后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凡人无法理解天风和天籁的真正意义,因为他们的境界还不足以领悟。这表达了诗人对凡人的理解,同时也揭示了自然和人生真谛的深奥和难以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天风和天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要理解自然和人生真谛,需要超越凡人的境界,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
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旨意

    解释

    旨意 zhǐyì

    (1) [prescript]∶用意

    根据神的旨意制定的教会的法规

    (2) [decree;order;intention]∶意旨

    引用解释

    1

  • 凡人

    读音:fán rén

    繁体字:凡人

    短语:井底之蛙 中人

    英语:earthling

    意思:
     1.平常人;一般人。
      ▶《书•君陈》:“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