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韩山人》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

意思:要实行撇起不可以驱逐,怎么能双鞋为飞凫。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送韩山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拜访诗人的场景。 首段描述了山人的到来,“三度访我于三隅”,表现出诗人的朋友来访的频繁和频繁的次数,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接着,“端然入座更谁顾,谈辩衮衮如流珠”,描绘了山人在诗人面前的举止和言谈,他端庄地入座,无暇旁顾,与诗人谈辩如流珠般源源不断,这表现了山人的博学和口才。 接下来的几段描述了山人的神奇之处,“灵丹尝凝日月鼎,至宝自产乾刊炉”,他似乎掌握了一种炼丹的技艺,能够炼制出神奇的灵丹。而“至宝”一词,更是暗示了山人的身份可能是某种神秘的上古神祇或仙人。最后,“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诗人表达了对山人的深深留恋和不舍,希望自己也能像山人的化身——飞凫一样,能够跟随他一同离去。 整首诗充满了对山人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神秘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访我于三隅。
端然入座更谁顾,谈辩衮衮如流珠。
灵丹尝凝日月鼎,至宝自产乾刊炉。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安得

    读音:ān dé

    繁体字:安得

    详细释义:1.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文选?宋玉?风赋:『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文选?刘邦?杂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 飞凫

    读音:fēi fú

    繁体字:飛鳧

    意思:(飞凫,飞凫)

     1.飞翔的野鸭。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唐·寒山《诗》之六:“欲验飞凫集,须徵白兔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