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寄李鹤田》
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
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
意思:
八十二岁老翁还惊讶”,痛苦呻吟不放这心闲。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寄李鹤田》
全文创作背景
《寄李鹤田》是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汪元量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汪元量原本南宋末年的官员,国亡后以遗民自居,坚守气节,不仕元朝。这首诗寄给的是他的朋友李鹤田,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兴亡、历史更迭的感慨。
相关句子
分明矍铄翁。
--
出自《菩萨蛮·天正朔旦开新历》作者:[宋]王绍
轩昂气宇,矍铄精神。
--
出自《精严昂老请赞》作者:[宋]释妙伦
矍铄支离君莫笑。
--
出自《减字木兰花·年衰人老》作者:[宋]朱敦儒
嗟矍铄,恐迟暮。
--
出自《贺新郎·岭蜀天涯路》作者:[宋]李曾伯
矍铄哉、是翁也。
--
出自《瑞鹤仙·百年过半也》作者:[宋]李曾伯
矍铄当年汉伏波。
--
出自《浣溪沙 寿李卫尉》作者:[元]王恽
行年八十五,八十九已化。
--
出自《病中自遣》作者:[宋]陆游
八十儿儿。
--
出自《一翦梅·人生总受业风吹》作者:[宋]刘辰翁
《诗纪》八十一。
--
出自《春怨诗》作者:[南北朝]王僧孺
第八十三卷
--
出自《晚憩南旅阳馆》作者:[唐]刘希夷
凿渠广,八十丈。
--
出自《凿渠谣》作者:[明]高启
第八十八卷
--
出自《幽州新岁作》作者:[唐]张说
八十是开年。
--
出自《梅花引·酒熟未》作者:[宋]刘辰翁
(前二令作二翁亭。
--
出自《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作者:[宋]苏轼
二翁九京中,岂不重炯炯。
--
出自《陆象山先生墓》作者:[宋]郭波
西麓与东峰,前缘得二翁。
--
出自《醉书永固方丈示东隐》作者:[宋]陈著
伟哉此二翁,高风继前修。
--
出自《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作者:[宋]蒲寿宬
首乱者群憸,贻祝及二翁。
--
出自《李杜》作者:[宋]陆文圭
二翁俱翥矣,一别重瘐然。
--
出自《送术月山归乡》作者:[宋]陆文圭
化工不耐凌铄苦,故使分薄阿堵塞中。
--
出自《计友载酒沧江海棠下公许以上寿亲庭不克与胜》作者:[宋]程公许
沈吟不决,遂上
--
出自《秋胡行 其一》作者:[魏晋]曹操
幽人吟不归,独立汀洲暝。
--
出自《和端式十题·汀洲蘋》作者:[宋]司马光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
出自《暴富送孙何入史馆》作者:[宋]王禹偁
漫吟不求工,漫饮不须美。
--
出自《赠漫客》作者:[明]高启
月暗先成晕,虫吟不识名。
--
出自《闲夜》作者:[宋]李覯
小窗吟不就,清杀病休文。
--
出自《登古城山观》作者:[宋]叶秀发
寒到无妨睡,僧吟不废禅。
--
出自《初冬章上人院》作者:[唐]皮日休
聊为寂寞游,放此真率情。
--
出自《月坡亭李耆明见菊》作者:[宋]毛幵
良辰好景,年年莫放此盟寒。
--
出自《水调歌头·螺水亘千古》作者:[宋]林淳
欲将来放此,赏望与宾同。
--
出自《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作者:[唐]张籍
诗句原文
南泉多载夜光还,健步移梅种玉山。
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矍铄
读音:
jué shuò
繁体字:
矍鑠
英语:
hale and hearty
意思:
(矍铄,矍铄)
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后汉书•马援传》:“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
矍铄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