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阑干》 吴质谩言愁得病,当时犹不凭阑干。

吴质谩言愁得病,当时犹不凭阑干。

意思:吴质谩说忧愁生病,当时还没有靠着栏杆。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阑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晴朗天气中扫花时的遗憾和扫花后的喜悦,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 首句“扫花虽恨夜来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扫花时的遗憾。夜雨使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扫花活动变得有些扫兴,因为花瓣上残留的雨水使得扫花的乐趣大打折扣。诗人通过这一句传达出扫花时的微妙情感变化,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把酒却怜晴后寒”一句,诗人又表达了另一种情感。晴朗天气后的微寒让诗人感到欣喜,这似乎是一种淡淡的忧郁后的喜悦,或者说是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察觉。这里的“晴后寒”不仅指天气,也象征着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但诗人却从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活的韵味。 “吴质谩言愁得病,当时犹不凭阑干。”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吴质因愁病倒的故事,以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愁苦。然而,即使在愁苦中,诗人仍然没有放弃,他选择不倚栏杆,继续面对生活的挑战。这里的“不凭阑干”并非简单的动作描述,而是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象征。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晴朗天气中扫花时的遗憾和扫花后的喜悦,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敏感察觉,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这首诗的韵味悠长,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扫花虽恨夜来雨,把酒却怜晴后寒。
吴质谩言愁得病,当时犹不凭阑干。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得病

    读音:dé bìng

    繁体字:得病

    短语:害 患 扶病 受病 害病 病 卧病 病倒 有病 带病 闹病

    英语:to fall ill

    意思:患病,生病。

  • 当时

    读音:dāng shí

    繁体字:噹時

    短语:当年

    英语:then

    意思:(当时,当时)
    I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韩

  • 吴质

    读音:wú zhì

    繁体字:吳質

    英语:Wu Zhi

    意思:(吴质,吴质)

     1.即月中之神吴刚。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谩言

    读音:màn yán

    繁体字:謾言

    意思:(谩言,谩言)

     1.说假话。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陛下以淮南民贫苦,遣使者赐长帛五千匹,以赐吏卒劳苦者。
      ▶长不欲受赐,谩言曰:‘无劳苦者。

  • 不凭

    读音:bù píng

    繁体字:不憑

    意思:(不凭,不凭)
    不信,不相信。
      ▶唐·吕岩《七言》诗之一•四:“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火里试烧看。”

    造句:暂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