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相和歌辞·堂堂》 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意思:一曲堂堂红蜡烛座,金鲸像瀑布倾泻酒。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相和歌辞·堂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岸上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游子在春色中感受到的思乡之情。 首句“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描绘了钱塘岸上春天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同时又以“淼淼寒潮带晴色”描绘出春天的短暂和易逝。寒潮带着晴天的色彩,给人一种冷暖交织的感觉,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又暗示了游子思乡的悲凉。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这句诗描绘了游子在春色中感受到的思乡之情。马儿在碧绿的草地上嘶鸣,但游子却因为思乡之情而无法回归。这种描绘方式既生动又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这句诗以风中的思绪如烟一般飘散,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同时,“纤指殷勤伤雁弦”又以手指的忙碌和雁弦的伤感形成对比,进一步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最后,“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描绘了宴会的场景,红烛照耀,美酒如飞泉般倾泻,但这种欢乐的氛围并没有减轻游子的思乡之情。相反,这种欢乐更加凸显了他的孤独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游子在春色中感受到的思乡之情,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飞泉

    读音:fēi quán

    繁体字:飛泉

    英语:cliffside spring

    意思:(飞泉,飞泉)

     1.谷名。
      ▶《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堂堂

    读音:táng táng

    繁体字:堂堂

    英语:kinglike

    意思:
     1.形容盛大。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文

  • 一曲

    读音:yī qǔ

    繁体字:一曲

    意思:I

     1.水流弯曲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