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颐斋诗筒走寄》 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

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

意思:莫把越国秦分不同的见解,要知道李杜是同盟。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答颐斋诗筒走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赞美自然、感慨时光的诗。 首联“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描绘了诗人在绿荫环绕的环境中吟诗作赋,与幽雅的事情息息相关,而此时天公还未放晴。这里的“绿阴团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联想到诗人可能正沉浸在诗的世界中。而“幽事相关”则暗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雨未晴”的天气也为这首诗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神秘感。 颔联“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表达了诗人对于地域和流派的看法,认为不应该将不同的地域和流派区分开来,而应该认识到李白和杜甫是同道中人。这里暗含着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即文学是没有地域和流派的限制的,只有优秀的作品才是文学的精髓。 颈联“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如提着酒壶在墙头买酒,屋后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催促人们开始耕种。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尾联“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放眼望去,满目都是美丽的云山,而他期待的是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种美好的生活,比如邀请朋友们来品尝自己烹制的藜麦羹。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也体现出他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闲适生活、赞美自然、感慨时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阴团里和吟声,幽事相关雨未晴。
莫把越秦分异见,要知李杜是同盟。
提壶沽酒墙头报,布谷催耕屋背鸣。
满目云山犹好在,何时鸡黍荐藜羹。

关键词解释

  • 李杜

    读音:lǐ dù

    繁体字:李杜

    英语:Li Bai and Du Fu

    意思:
     1.东汉·李固、杜乔的并称。
      ▶《后汉书•李杜传赞》:“李·杜司职,朋心合力。致主文·宣,抗情伊·稷。

  • 异见

    读音:yì jiàn

    繁体字:異見

    意思:(异见,异见)

     1.不同的见解。
      ▶《梁书•处士传•刘歊》:“前达往贤,互生异见。”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

  • 同盟

    读音:tóng méng

    繁体字:衕盟

    英语:alliance

    意思:
     1.指古代诸侯国歃血为誓,缔结盟约。后泛指国与国、人与人共缔盟约。
      ▶《左传•僖公九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

  • 越秦

    读音:yuè qín

    繁体字:越秦

    意思:古代越国与秦国相距邈远,故并称以喻漠不相关的人或事。
      ▶宋·范成大《有叹》诗之二:“越·秦本异肥瘠,鲁·卫何曾弟兄。”
      ▶宋·陆游《绵州录参厅观姜楚公画鹰少陵为作诗者》

  • 分异

    读音:fēn yì

    繁体字:分異

    意思:(分异,分异)

     1.犹分居。
      ▶《管子•四时》:“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
      ▶尹知章注:“分异,谓离居者。”
      ▶《史记•商君列传》:“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