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负暄》 茅檐负晨曦,暖入四体舒。

茅檐负晨曦,暖入四体舒。

意思:茅檐下背着晨曦,暖入四肢舒展。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负暄》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儒生习气的自嘲,描绘了寒冬中儒生在简陋茅屋中怡然自得的场景,同时也揭示了儒生对生活的无知和短视。 首句“儒生习气深,寒陋浑未除”点明了诗中主角的儒生身份,以及他身上深重的习气,尽管寒酸简陋,却难以改变。第二句“茅檐负晨曦,暖入四体舒”描绘了主角在寒冷的早晨,依靠茅屋的温暖而感到舒适。 接下来的诗句“怡然得真趣,自谓世所无”描绘了主角在简陋环境中怡然自得的真趣,认为这样的生活世间少有。然而,诗的最后两句“不知华屋下,绣茵围红炉。风霜搅乾坤,冻死盈路隅。”却揭示了儒生的无知和短视,他并未看到华屋之下,绣茵围红炉的富贵生活,而是只看到风霜搅乾坤,冻死盈路隅的寒冷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儒生对生活的无知和短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寒儒的生活场景,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生活的讽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儒生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寒冷的早晨、简陋的茅屋、温暖的茅屋、华屋、红炉等场景,展现了儒生对生活的无知和短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生活的讽刺,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儒生习气深,寒陋浑未除。
茅檐负晨曦,暖入四体舒。
怡然得真趣,自谓世所无。
不知华屋下,绣茵围红炉。
风霜搅乾坤,冻死盈路隅。
无计凌空去,云间留日车。

关键词解释

  • 茅檐

    读音:máo yán

    繁体字:茅檐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
     茅屋。
    ▶宋辛弃疾《清平乐》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宋刘克庄《田舍即事》诗之七:“生

  • 四体

    读音:sì tǐ

    繁体字:四體

    英语:tetrasome

    意思:(四体,四体)

     1.四肢。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

  • 晨曦

    读音:chén xī

    繁体字:晨曦

    短语:

    英语:first sun rays in the morning

    意思:亦作“晨羲”。
     清晨的阳光。
      ▶晋·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