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石头虎踞》 便好扬舲北伐,举头即见长安。

便好扬舲北伐,举头即见长安。

意思:就喜欢扬舲北伐,抬头就看见长安。

出自作者[宋]史浩的《清平乐·石头虎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石头虎踞。骄虏何能渡。曾是六朝雄胜处。瑞绕碧江云路。当时霸国多贤。风流只解遗鞭。便好扬舲北伐,举头即见长安》是一首描绘南京石头城,表达对英勇的守军和历史伟迹的赞美之情的诗。 首句“石头虎踞。骄虏何能渡。”描绘了石头城所处的险要地形和其壮观的虎踞之势。此句中的“虎踞”一词,既描绘了山势的威猛,也暗喻了守卫此地的英勇军队,使得骄傲的敌虏无隙可乘。 “曾是六朝雄胜处。瑞绕碧江云路。”描述了这座城市在历史上的辉煌,是多个朝代的雄伟首都。这里环绕着吉祥的瑞云,碧绿的江水仿佛在歌唱着昔日的辉煌。 “当时霸国多贤。风流只解遗鞭。”这两句赞美了这里曾经出现的贤能霸主,他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具有风流倜傥的品格,他们留下的遗物——战鼓和马鞭都充满了力量和象征。 “便好扬舲北伐,举头即见长安。”诗的结尾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诗人希望现在也能有这样的英雄和贤能出现,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强大。同时,石头城作为首都的象征,一旦北伐成功,抬头就能看到长安,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石头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赞美,表达了对英勇的守军、历史伟迹和贤能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头虎踞。
骄虏何能渡。
曾是六朝雄胜处。
瑞绕碧江云路。
当时霸国多贤。
风流只解遗鞭。
便好扬舲北伐,举头即见长安。

关键词解释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北伐

    读音:běi fá

    繁体字:北伐

    英语:northern expedition

    意思:
     1.向北方进军征讨。
      ▶《左传•僖公九年》:“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

  • 便好

    读音:biàn hǎo

    繁体字:便好

    意思:
     1.正好;正可。
      ▶宋·范成大《碧虚席上得赵养民运使寄诗约今晚可归次韵迓之》:“偶携尊酒上孱颜,忽忆行人瘴雾间。便好来分苍石坐,已教不锁翠云关。”
      ▶元·

  • 扬舲

    读音:yáng líng

    繁体字:揚舲

    意思:(扬舲,扬舲)
    犹扬帆。
      ▶南朝·梁·刘孝威《蜀道难》诗:“戏马登珠界,扬舲濯锦流。”
      ▶唐·杜甫《别蔡十四着作》诗:“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