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蒙斋赴召六首》 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

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

意思:不知道政治敌人,格心第一义。

出自作者[宋]包恢的《送蒙斋赴召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魏仲英的仕途观进行批评和劝诫的作品。魏仲英的观点是,如果想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必须先隐身,避开后宫权豪的干扰,坚守自己的志向。然而,作者认为这种观点并非完美无缺。 首先,作者肯定了魏仲英的志向,认为他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但是,他也指出了魏仲英的观点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他认为魏仲英的观点虽然值得称赞,但缺乏对道德节操的全面考虑。 其次,作者对魏仲英的“政适人”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权力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观点可能会被滥用,导致更多的祸害。 最后,作者强调了“经世致用”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他鼓励魏仲英要注重实际,不要被虚文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魏仲英仕途观的批评和劝诫,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实践的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道德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尝闻魏仲英,谓仕欲行志。
后宫权豪等,损去志乃遂。
如云皆不可,隐身是为智。
此志虽可称,一节非道备。
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
如未可与权,当道岂易致。
齐王好货色,孟子不少刺。
导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
自实学不明,言与实难离。
何能格一非,适以滋众伪。
最是讲说多,虚文只成赘。
经或不如史,祸福可趋避。
下至不害伯,犹能救时弊。
此可观世变,言之横涕泪。
道本无不通,君子当不器。

关键词解释

  • 格心

    读音:gé xīn

    繁体字:格心

    意思:
     1.归正之心。
      ▶《礼记•缁衣》:“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孔颖达疏:“格,来也。君若教民以德,整民以礼,则民有归

  • 政适

    读音:zhèng shì

    繁体字:政適

    意思:(政适,政适)
    讨伐敌人。政,征伐。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政适伐国,莫敢不听。”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政适音征敌。”

  • 人格

    读音:rén gé

    繁体字:人格

    短语:人头 为人 质地 人

    英语:(n) personality; integrity

    意思:
     1.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徵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