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合崖湫》 山甿自神之,祠祀众口同。

山甿自神之,祠祀众口同。

意思:甿从神的山,祭祀众人同。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合崖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散文的笔法,将湫水神灵的传说、祭祀、湫水神灵对商於旱灾的帮助、人们对湫水神灵的感激之情,以及作者对湫水神灵的敬意和赞叹,娓娓道来,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首段描绘了湫水山崖的景象,以及湫水的水质和作用。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湫水神灵的传说和祭祀,表达了对湫水神灵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在中间部分,诗人描述了商於旱灾的情况,以及他如何通过祭祀湫水神灵来求雨。他详细描述了祭祀的过程,包括祈祷、祭品、香炉、酒杯等,以及人们对湫水神灵的虔诚和恭敬。 最后一段,诗人表达了对湫水神灵的敬意和赞叹,认为湫水神灵是上天赐予人们的恩赐,是自然灾害与政治状况相通的象征。他批评了那些贪天功的人,表达了对湫水神灵的尊重和敬畏。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湫水神灵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与自然灾害相通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合崖何嵌崆,湫水何浺瀜。
瀛污暨积潦,滞泥不朝宗。
有时见鬼怪,无人荐王公。
止可饮麋鹿,未尝产蛟龙。
山甿自神之,祠祀众口同。
今春商於旱,太守职忧农。
先请境内山,熊耳有如聋。
乃迎是湫水,盈乎素缶中。
州民与郡吏,觋女杂巫童。
朝祈又夕祷,拜起虔且恭。
馨炉复茵爵,牲币洁而丰。
适与天雨会,三日势蒙蒙。
致谢送水归,尽礼有始终。
水旱蓋定数,灾祥与政通。
傅岩道丧久,咄尔贪天功。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众口

    读音:zhòng kǒu

    繁体字:眾口

    意思:(众口,众口)

     1.众人的言论;舆论。
      ▶《战国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无翼而飞。”
      ▶《汉书•刘向传》:“上内重堪,又患

  • 山甿

    读音:shān méng

    繁体字:山甿

    意思:见“山氓”。

    解释:1.见\"山氓\"。

    造句:暂无

  • 自神

    读音:zì shén

    繁体字:自神

    意思:
     1.谓文艺杰作,传神出于自然,不靠刻意雕饰。
      ▶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
      ▶金·元好问《论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