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谷中》 谷口松朱相和鸣,山蹊诘曲少人登。

谷口松朱相和鸣,山蹊诘曲少人登。

意思:谷口松朱相和谐的声音,山间小路诘曲少人登上。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谷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山间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老病僧人的同情。 首句“谷口松朱相和鸣,山蹊诘曲少人登”描绘了山谷中松树和朱砂鸟和谐鸣叫的景象,以及山路曲折少有人行走的情境。诗人通过这种描绘,传达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 第二句“苦槠一树猿偷尽,懊杀庵居老病僧”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老病僧人的同情。苦槠树被猿猴采摘一空,暗示了自然环境的破坏,诗人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而对老病僧人的同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照顾的处境的关注。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关注社会问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关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弱者的关爱的主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此外,诗中的“谷口”、“松朱”、“苦槠”、“猿”、“庵居”等意象,富有地方特色和自然元素,使得诗歌具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美感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谷口松朱相和鸣,山蹊诘曲少人登。
苦槠一树猿偷尽,懊杀庵居老病僧。

关键词解释

  • 和鸣

    引用解释

    1.互相应和而鸣。《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 唐 元稹 《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

    2.《左传·庄

  • 谷口

    引用解释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

  • 相和

    读音:xiāng hè

    繁体字:相和

    英语:congruence

    意思:I
    相互谐调。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意(音)、声之相和也。”
       ▶《老残游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