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村》 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

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

意思:春季从啼鸟来,哭是春归去。

出自作者[清]黄景仁的《江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诗,它以江水、孤村、芳菲、啼鸟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和对时光的无奈。 首句“江水绕孤村,芳菲在何处?”描绘了江水环绕着孤寂的村庄,而春天的芳菲已经消逝,诗人询问着芳菲在何处。这里的“江水”和“孤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孤独,“芳菲”则代表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孤独的感伤。 “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从啼鸟的声音中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但啼鸟的叫声也暗示着春天的离去。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春天的到来和离去与啼鸟的声音联系起来,进一步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无奈和感伤。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江水、孤村、芳菲、啼鸟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伤和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哲理意味,更具有情感和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作品,它以江水、孤村、芳菲、啼鸟为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伤和无奈,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水绕孤村,芳菲在何处?
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
作者介绍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关键词解释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