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én zhāo
繁体字:文昭
意思: 1.文德昭着。 ▶《国语•周语下》:“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 ▶《文选•刘琨<答卢谌诗>》:“资忠履信,武烈文昭。” ▶李善注:“汉武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引用解释
1.谓其资质具有文德。《国语·周语下》:“ 文王 质文,故天祚之以天下。” 韦昭 注:“质文,其质性有文德也。”《太平御览》卷四七六引《晋中兴书》:“﹝ 应詹 ﹞弱冠知名,太宰 何邵 见而称之曰:‘质文之士也。’”
2.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文著於质,质不居文,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
读音:zhāi fáng
繁体字:齋房
意思:(斋房,斋房)斋戒的居室。 ▶唐·沈佺期《<峡山寺赋>序》:“斋房浴堂,渺在云汉。” ▶明·王宠《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斋房产金芝,玉醴出金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