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意思:角黍菖蒲酒,每一年旧的风俗习惯熟悉。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是一首描绘端午节习俗和诗人感想的诗。诗中描述了诗人对端午节习俗的熟悉,以及在这个节日里,他采摘菖蒲、品尝酒、穿五彩丝等活动的欢乐,同时也感叹自己已经有了白发,年华老去。 首联“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直接点明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和酒的饮用,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节日习俗的熟悉。颔联“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虽然乐在其中地采摘菖蒲、品尝酒,但面对自己已经出现的白发,不免感到无奈和感慨。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颈联“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则转向了对端午节诗词的品味和思考。诗人似乎在静静地品味那些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同时也在思考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传说和故事。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尾联“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则表达了诗人的祝福和期望。他祝愿自己和他人都能健康长寿,同时也期望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或追求。这一联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习俗和诗人感想,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使得整首诗更加有深度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角黍

    读音:jiǎo shǔ

    繁体字:角黍

    意思:食品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蒸煮使熟。状如三角,古用黏黍,故称。
      ▶《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

  • 旧俗

    读音:jiù sú

    繁体字:舊俗

    英语:old customs

    反义词: 新风

    解释:长期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旧有的习俗。

    详细释义:<

  • 菖蒲

    读音:chāng pú

    繁体字:菖蒲

    英语:calamus

    意思: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