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一年之计,树之以谷。
意思:(古语说:(做)一年的打算,树的以粮食。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万松亭(并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县令张毅在道路两旁种植松树以保护行人,并以“万松亭”命名其亭子。然而,不到十年,松树存活的数量不足原来的三四成,诗人感到来者未能继承县令的意愿,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表明栽种松树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德行的积累,但是没有人来帮助诗人实现这个愿望。这里也引用了古语,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县令张毅的赞美,如果他像仓庾氏一样有德行,那么亭子周围的松树应该会像子孙一样繁衍生长。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县令比作有德行的仓庾氏,将松树比作子孙。
然而,天公不作美,野火和斧斤灾害让松树备受磨难,但是松树依然保持着冰雪般的姿态。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松树赋予了人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敬佩之情。
最后,诗人问有几株松树能够合抱,并嘱咐人们要殷勤记住角弓诗。这里运用了暗示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保护这些松树,让它们得以繁衍生长。
整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暗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德行和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呼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松树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品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