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渡江(一作姚崇诗)》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意思:只看了船帆影,常常担心客人心悬。

出自作者[唐]柳中庸的《夜渡江(一作姚崇诗)》

全文创作背景

《夜渡江(一作姚崇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国家强大,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国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柳中庸作为唐代诗人,其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人情世态,以及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抱负。《夜渡江(一作姚崇诗)》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夜晚渡江时,被江景所感,即兴创作而成。同时,也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借江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总之,诗歌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经历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作者介绍 毛文锡简介
柳中庸(?—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关键词解释

  • 帆影

    读音:fān yǐng

    繁体字:帆影

    意思:
     1.指帆船去远而模煳的形象。
      ▶唐·李峤《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诗:“岸迴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明·高启《次韵杨礼曹秋日见赠》:“远江帆影秋芜外,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