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 树底蒲团禅老家,高僧倚坐日西斜。

树底蒲团禅老家,高僧倚坐日西斜。

意思:树底下蒲团禅老人家,高僧倚坐在太阳西斜。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禅诗,通过描绘禅师在树底蒲团上静坐的场景,表达了禅的空灵和深邃。 首句“树底蒲团禅老家”描绘了禅师在树底蒲团上静坐的场景,表现出禅师的清净和内心的平静。 “高僧倚坐日西斜”进一步描绘了禅师的姿态,他倚坐在蒲团上,太阳已经西斜,表现出禅师的淡定和从容。 “有人试问西来事”是描述有人向禅师询问关于“西来”的事情,这是对禅师智慧的挑战,也是对禅师修行的一种肯定。 “无处安排玉如意”是禅师对提问者的回答,玉如意是无处安放的,因为一切都是空幻不实的,这表达了禅师的空观智慧。 “方者风旛动不同,不道风幡境亦空”这两句是禅师的进一步解释,风幡动是外界的景象,但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空幻的,这是对禅理的深入阐述。 “开口已非无问处”表明禅师已经回答了问题,不再需要再提问,这表现出禅师的智慧和深邃。 “高僧不语人归去”是描绘禅师让提问者离开的场景,表现出禅师的谦逊和包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在树底蒲团上静坐的场景,表达了禅的空灵和深邃。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展现了禅师的智慧和包容。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树底蒲团禅老家,高僧倚坐日西斜。
有人试问西来事,无处安排玉如意。
方者风旛动不同,不道风幡境亦空。
开口已非无问处,高僧不语人归去。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倚坐

    读音:yǐ zuò

    繁体字:倚坐

    意思:靠坐。
      ▶唐·白居易《能无愧》诗:“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
      ▶郭沫若《孔雀胆》第二幕:“臺前右手有柏树一株,下有假山石可供倚坐。”

    解释

  • 日西

    读音:rì xī

    繁体字:日西

    意思:
     1.日向西方。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 蒲团

    读音:pú tuán

    繁体字:蒲團

    英语:futon

    意思:(蒲团,蒲团)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
      ▶唐·欧阳詹《永安寺照上人房》诗:“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