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罗浮霜月怀郑二逸人》 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钟。

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钟。

意思:沿海国梅开始变白,飞霜动鸣钟。

出自作者[明]高棅的《赋得罗浮霜月怀郑二逸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海国梅花与寒夜月色的诗,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 首联“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钟。”描绘了海边的梅花开始绽放,洁白如雪,同时飞霜飘动,敲响了钟声,给人一种清冷、肃穆的感觉。 颔联“寒空一片月,挂在罗浮峰。”描绘了寒冷的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高挂在罗浮峰上,给人一种高远、清幽的感觉。 颈联“夜色不映水,清光与之同。”描绘了夜色并不映在水面上,而是与清光一同洒落,给人一种清静、神秘的感觉。 接着的几联描绘了周围的景色和气氛。“百里皆瑶华,千林闭幽风。”描绘了周围百里都是美丽的花朵,千林紧闭,幽风不吹,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萧条岩际叶,嘹唳云边鸿。”则描绘了岩石边的树叶萧条,云边的鸿雁鸣叫声声,给人一种落寞、孤寂的感觉。 最后的几联则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远客起遥念,沧波思千重。”描绘了远方的客人起了思念之情,沧波荡漾,思绪千层。“梦回明镜没,寂历闻幽蛩。”则描绘了梦醒之后明镜已经消失,寂静中听到了幽蛩的鸣声,给人一种寂寥、惆怅的感觉。 整首诗以梅花和月色为主要元素,营造了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念和孤寂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钟。
寒空一片月,挂在罗浮峰。
夜色不映水,清光与之同。
百里皆瑶华,千林闭幽风。
萧条岩际叶,嘹唳云边鸿。
远客起遥念,沧波思千重。
梦回明镜没,寂历闻幽蛩。

关键词解释

  • 鸣钟

    读音:míng zhōng

    繁体字:鳴鍾

    英语:toll

    意思:(鸣钟,鸣锺)

     1.敲钟。
      ▶《后汉书•礼仪志上》:“诸行出入皆鸣钟,皆作乐。”
     
     2.

  • 海国

    读音:hǎi guó

    繁体字:海國

    意思:(海国,海国)

     1.近海地域。
      ▶唐·张籍《送南迁客》诗:“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
      ▶宋·苏轼《新年》诗之三:“海国空自煖,春山无限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