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意》 欢似机中丝,织作相思树。

欢似机中丝,织作相思树。

意思:高欢像机中丝,织作相思树。

出自作者[清]吴伟业的《古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描绘了相思之情的深深烙印。 “欢似机中丝,织作相思树”这句诗中,“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他将其比作机中的丝线,这些丝线被巧妙地编织成了一棵相思树。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抽象的思念之情具象化,使得相思之情有了具体的形象。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他对某人的深深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侬似衣上花,春风吹不去”这句诗中,“侬”是诗人的自称,他将自己比作衣上的花朵,尽管春风吹拂,却无法将其吹去。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春风的吹拂下,他也无法忘记对方。这种深深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描绘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同时也让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优美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陶醉其中。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欢似机中丝,织作相思树。
侬似衣上花,春风吹不去。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关键词解释

  • 相思树

    引用解释

    相传为 战国 宋康王 的舍人 韩凭 和他的妻子 何氏 所化生。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载, 宋康王 舍人 韩凭 妻 何氏 貌美, 康王 夺之,并囚 凭 。 凭 自杀, 何 投台而死,遗书愿以尸骨赐 凭 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两坟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常栖树上,交颈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机中

    读音:jī zhōng

    繁体字:機中

    意思:(机中,机中)
    机智允当。
      ▶宋·何薳《春渚纪闻•酒嚯》:“客曰:‘小人亦尝留心字画,切观太保之书,虽王右军复有不及者。’赵诟之曰:‘汝玩我耶?’曰:‘某尝观法书云,王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