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道情》
说黄虞,道古风。
说黄虞,道古风。
意思:
对黄虞,道古风。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道情》
全文创作背景
《道情》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道教的故事和宣传老子思想,提倡消极出世。在过去,黄老之学常被有识之士作为揭露黑暗、否定现实、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武器。具体到郑燮的这首《道情》,它的创作背景可能还涉及到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揭露和鞭挞。这样的背景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和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关句子
由仪见古风。
--
出自《和何斯举戒食牛》作者:[宋]李弥逊
冒啸古风溪月。
--
出自《玩华胥》作者:[元]侯善渊
古风、迟暮却相逢,庞眉客。
--
出自《满江红 口贞居开得月轩 辛丑销夏记卷四元俞》作者:[元]俞和
花木含春意,门庭话古风。
--
出自《静照堂》作者:[明]张掞
奈何淳古风,既往不复旋。
--
出自《览古十四首》作者:[唐]吴筠
故里推全德,先生有古风。
--
出自《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作者:[宋]阎灏
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
出自《题南鉴公山房》作者:[唐]李洞
僧说黄巢事,碑鑱庆历年。
--
出自《临泉寺》作者:[宋]徐瑞
见说黄芽心地转,更于何趣觅仙宗。
--
出自《题神乐道士》作者:[明]朱元璋
此邦茶品固多有,闻说黄溪独未尝。
--
出自《题黄溪壁二首》作者:[宋]赵蕃
茅山见说黄精熟,山友迷踪餍黠狙。
--
出自《十一二用喜雪韵四首》作者:[宋]吴潜
当时共说黄房事,回首空惊碧海埃。
--
出自《别天台》作者:[宋]高似孙
文武时方泰,唐虞道可寻。
--
出自《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作者:[唐]武元衡
留心俭让唐虞道,恣意贪求桀跖徒。
--
出自《湖西杂感诗》作者:[宋]释智圆
第令饱贮唐虞道,慷慨行观孟子前。
--
出自《赠张叔靖》作者:[宋]卷刚中
诗句原文
老书生,白屋中。
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古风
读音:
gǔ fēng
繁体字:
古風
短语:
遗风
英语:
antiquity
意思:
(古风,古风)
1.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
▶《
古风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