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囊山觉初长老》 觉心不共真身坏,遗偈犹能战手书。

觉心不共真身坏,遗偈犹能战手书。

意思:觉得心里不共真身坏,遗褐还能战写。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哭囊山觉初长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雪峰寺的老僧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雪峰寺里曾相识,面皱颧高五十馀”描绘了作者与这位老僧人曾经在雪峰寺相识,而如今这位老僧人已经年过半百,脸上皱纹深刻,颧骨突出,形象鲜明。 “削发入山参最久,白头出世瘦如初”表达了老僧人隐居深山,参禅悟道已久,如今白发苍苍却依然瘦弱,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执着。 “觉心不共真身坏,遗偈犹能战手书”表达了老僧人对于禅宗的深刻理解,他的觉悟不会因为身体的衰老而改变,他的偈语依然能够书写出他的精神世界。 最后一句“吾诗自可表幽墟”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老僧人的敬仰之情,他相信自己的诗能够表达出这位老僧人的精神世界,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高洁和伟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僧人的形象和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的深刻理解和对于坚韧、执着、觉悟等品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雪峰寺里曾相识,面皱颧高五十馀。
削发入山参最久,白头出世瘦如初。
觉心不共真身坏,遗偈犹能战手书。
何必塔铭并语录,吾诗自可表幽墟。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觉心

    读音:jué xīn

    繁体字:覺心

    意思:(觉心,觉心)
    佛教语。谓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尊生》:“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禅家谓之觉心。”

    解释:1.佛教

  • 手书

    读音:shǒu shū

    繁体字:手書

    短语:亲笔

    英语:calligraph

    意思:(手书,手书)

     1.亲手写的字;笔迹。
      ▶《史记•孝武本纪》:

  • 真身

    读音:zhēn shēn

    繁体字:真身

    意思:佛教语。佛教认为为度脱众生而化现的世间色身。佛、菩萨、罗汉等。
      ▶唐·慧能《坛经•付嘱品》:“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
      ▶宋·文

  •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刘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
    (2).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韦昭 注:“共,具也。”
    (1).不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