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若向青帘见,应认枝头作杏花。
意思:牧童如果向青帘见,应把树枝头作杏花。
出自作者[宋]赵希逢的《和桃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寓含了人间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的题目《红雨随风散落霞》已经为读者设定了一个鲜明的背景:飘散的红雨和绚丽的落霞,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引人入胜。
首句“红雨随风散落霞”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红雨象征着落下的花瓣,而落霞则象征着天边的云彩。这两者都带有一种飘逸、自由的气息,仿佛是大自然在展示它的美丽和力量。同时,红雨和落霞也寓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给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
“行人几误武陵家”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人间。这里的“行人”可能是指游子,他们被这如画的景色所吸引,误入武陵人家,也就是误入桃花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牧童若向青帘见,应认枝头作杏花。”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一个牧童在路上看到了这如画的景色,误以为是杏花盛开的季节。这一句充满了童真和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红雨、落霞、游子、牧童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和思考,如误入桃花源、对季节的误解等,都表达了人生中的偶然和不确定性。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人文思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