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婆罗门引·素秋向晚》 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

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

意思:记得当时撷翠,拥有手绕芳丛。

出自作者[宋]蔡伸的《婆罗门引·素秋向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相思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描绘了深秋的景象,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接着,“萧萧红蓼西风。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描绘了回忆中的美好时光,那时人们手牵手地围绕在花草丛中,充满了欢乐和温馨。 “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里的“吹箫人”常常用来指代情人或爱人,暗示着离别和相思之情。而“明月楼空”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遥山万重。望寸碧、想眉峰。”这句诗描绘了对远方的山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寸碧”可能指的是山峰的颜色,也可能指的是爱人的眉毛如碧色一般美丽。 “翠钿琼珰谩好,谁适为容。”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翠钿琼珰”常常用来指代美丽的首饰,而“谁适为容”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最后,“凄凉怀抱,算此际、唯我与君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孤独的感受。这里的“凄凉怀抱”可能指的是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而“唯我与君同”则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现在与爱人共享时光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回忆、思念和迷茫等情感,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相思之情。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起来让人感到深深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
萧萧红蓼西风。
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
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
遥山万重。
望寸碧、想眉峰。
翠钿琼珰谩好,谁适为容。
凄凉怀抱,算此际、唯我与君同。
凝泪际、目送征鸿。
作者介绍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关键词解释

  • 当时

    读音:dāng shí

    繁体字:噹時

    短语:当年

    英语:then

    意思:(当时,当时)
    I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韩

  • 记得

    读音:jì de

    繁体字:記得

    短语:记 饮水思源

    英语:to remember

    意思:(记得,记得)
    想得起来;未忘。
      ▶晋·无名氏《休洗红》诗之一:“休

  • 撷翠

    读音:xié cuì

    繁体字:擷翠

    意思:(撷翠,撷翠)
    采摘花草。
      ▶清·龚自珍《暮雨谣三叠》:“暮雨怜幽草,曾亲撷翠人。”

    解释:1.采摘花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