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

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

意思:泉路黑暗无底,鱼灯暖不明确。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肃穆凄凉的送别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思和怀念。 首联“祖奠垂将撤,笳箫俨欲行”,这里诗人以祭奠祖先的仪式即将结束,笳箫之声肃穆庄重,引出行将离别的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颔联“野寒嘶故马,树转出新旌”,通过描绘野外寒冷的空气中故马的嘶鸣和新旌在树间飘转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 颈联“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则以泉路深幽、鱼灯暖昧不明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将诗歌的主题推向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尾联“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诗人以问句作结,表达了面对生命无常,如何怀揣美好志向,郁郁寡欢地走向人生终点的思考。这也是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使全诗意境更为深远。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凝练,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志向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生命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祖奠垂将撤,笳箫俨欲行。
野寒嘶故马,树转出新旌。
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
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泉路

    读音:quán lù

    繁体字:泉路

    意思:泉下,地下。指阴间。
      ▶唐·张说《冯府君神道碑》:“朱轓象服,宠及泉路,荣其亲兮。”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六:“今则膏肓已逼,气息仅存,泉路非遥,圣时永隔。”

  • 不明

    读音:bù míng

    繁体字:不明

    英语:unknown

    意思:
     1.不理解;不明白。
      ▶《楚辞•卜居》:“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王昌定《汽车司机孟占元》:“许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