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老》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意思: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春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是一首富含深意和情感的诗,它以一种看似轻松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衰老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句“欲随年少强游春”,诗人似乎想要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地享受春天,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然而,这里的“年少”并非指真正的年轻,而是指青春的时光,暗示着诗人已经失去了那段时光。 “自觉风光不属身”一句,诗人开始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感。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充满活力地享受春天的风光,这暗示着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已经不如从前。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他看到那些曾经在歌舞屏风和花障上展现的美丽风光,却从未在自己的生命中画上白头人,也就是从未有过自己的老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和悲凉感。 整首诗以一种看似轻松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深深感慨,语言朴素而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它提醒我们珍惜时光,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没有好好把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花障

    引用解释

    1.有彩饰的屏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隔障歌》:“王笑谓左右曰:‘设七宝花障,召 宠姐 於障后歌之。’” 唐 白居易 《春老》诗:“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2.有花草攀附的篱笆。《红楼梦》第十七回:“説着一径引入,绕着碧桃花,穿过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垣环护,緑柳周垂。”《红楼梦》第四一回: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屏风

    读音:píng fēng

    繁体字:屏風

    短语:

    英语:screen

    意思:(屏风,屏风)

     1.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

  • 歌舞

    读音:gē wǔ

    繁体字:歌舞

    短语:载歌载舞

    英语:song and dance

    意思:
     1.歌唱和舞蹈。
      ▶《诗•小雅•车舝》:“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 头人

    读音:tóu rén

    繁体字:頭人

    英语:tribal chief; headman

    意思:(头人,头人)

     1.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的首领。
      ▶清·昭槤《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