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

意思:死后无知,也许不可以。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筑城场景的诗,通过对寺人临戎行为的谴责,表达了对破坏坟墓、筑城固敌的厌恶和不满。 首段描绘了筑城时的场景,“筑城登登,于以作固”,诗人通过声音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筑城时的紧张和忙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筑城的重视和决心。接着,诗人对寺人临戎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咨尔寺兮,发郊外冢墓”,表达了对这种破坏坟墓行为的愤怒和不满。 在第二段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担忧,“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愬”。即使死者无知,这种行为也仍然不可接受,但如果死者有知,那么上帝一定会对他们进行惩罚。这里诗人通过想象死者的灵魂来表达对这种行为的恐惧和担忧。 最后一段中,“筑城奕奕,于以固敌”再次描绘了筑城的场景,但这次诗人强调了筑城的目的是为了固敌,表达了对敌人威胁的警惕和决心。同时,诗人再次谴责寺人临戎的行为,“发郊外冢甓”,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整首诗通过描绘筑城场景和谴责寺人临戎的行为,表达了对破坏坟墓、筑城固敌的厌恶和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和死亡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筑城,刺临戎也。
寺人临戎,以墓砖为城壁。
)筑城登登,于以作固。
咨尔寺兮,发郊外冢墓。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
若其有知,惟上帝是愬。
筑城奕奕,于以固敌。
咨尔寺兮,发郊外冢甓。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
若其有知,惟上帝是谪。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无知

    读音:wú zhī

    繁体字:無知

    短语:混沌 胸无点墨 浑浑噩噩 一无所知 一问三不知 一窍不通 目不识丁 不学无术

    英语:ignorance

    意思:(无知,无知)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