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迎之来,明明有前事。
意思:为什么不欢迎他来,明明有以前的事。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咏旱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久经困苦,生活清贫的人民,期待着拯救与改变的情境。首句“邦人奉教条,久不知肉味。”展示了人们遵循严格的教条,生活贫困到长时间不知肉味。这不仅描绘了物质生活的匮乏,也暗含了精神生活的严苛和枯燥。
接下来,“潭龙不能神,土偶安足恃。”句中,诗人借助“潭龙”与“土偶”两个形象,传达出人们对于无力改变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哀。潭龙不能显灵,土偶也无法依靠,进一步突显了人们在困苦中的无助。
然后,“应真住兰若,云雨可立致。”诗人通过“应真住兰若,云雨可立致”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拯救的信息。应真住在寺庙中,有力量召唤云雨,这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改变命运的希望。
最后,“胡不迎之来,明明有前事。”诗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不去迎接应真,明明有前人的成功经验。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们固步自封,不知寻求改变的不满与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人们在困苦中的无助,对改变的期待以及对固步自封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