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意思:兰亭月破能回吗?,娃馆秋天凉却到没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代诸妓赠送周判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离的宴会,充满了情感与诗意。首联“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设定了场景和主题,即一场在姑苏举行的宴会,而明朝客人将要乘船离开,前往镜湖。这两句充满了离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颔联“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诗人用范蠡与西施的故事作为比喻,表达了对别离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朋友不要像范蠡那样离去,而是要像五马寻找罗敷一样,坚定地追寻自己的目标。 颈联“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诗人再次借用历史事件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别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疑虑。他询问朋友是否能像兰亭集会那样再次重逢,同时也担心在秋天的寒凉中,彼此是否能再次相见。 尾联“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诗人以一种劝慰的语气,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和期待。他希望朋友能找到一个好的伴侣,归来时不要染白了髭须,也就是希望朋友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过得幸福,保持年轻的心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诗意盎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的语言生动有力,形象鲜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
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
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兰亭

    读音:lán tíng

    繁体字:蘭亭

    英语:Lan Pavilion

    意思:(兰亭,兰亭)

     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

  • 秋凉

    读音:qiū liáng

    繁体字:秋涼

    英语:cool autumn days

    意思:(秋凉,秋凉)

     1.《汉书•龚胜传》:“方盛夏暑热,胜病少气,可须秋凉乃发。”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