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无演归成都》 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

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

意思:这是三大士才华过人,所养怎么肯我儒屈服。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送无演归成都》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成都敏行字无演的赞扬,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先,作者通过描述自己阅读契嵩的《辅教编》和认识怀琏的经历,表达了对佛教的尊重和敬仰。接着,作者赞扬了怀琏、契嵩、讷等三大士的文章和道义,认为他们不仅在佛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卓越的表现。 然后,作者提到蜀地有人超越了三大士,这个人就是敏行字无演。作者通过比喻和赞美,表达了对无演的敬仰之情。他形容无演为“万星中一月”,暗示无演在众多僧人中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接着,作者赞扬无演通禅晓律,内外兼修,对书画也有所精通。他形容无演的精深之处如同在深海中出没,令人惊叹。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无演的敬仰之情,并表示即使在穷陋的陵阳,也无怨无悔地追求无演的境界。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无演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教的尊重和对友人的敬爱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读契嵩辅教编,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师识怀琏,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尝从容问其友,琏复为余道民讷。
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
文章汪洋道义富,不止区区事其佛。
余思此等更谁似,蜀有人焉颇超越。
成都敏行字无演,所谓万星中一月。
想嵩琏讷见须避,不尔往往被呵咄。
通禅晓律两无碍,前会定预耆阇崛。
群经列史固汗漫,独泛其深仍出没。
外之所精者书画,不问不语常若吃。
计其夏腊殊未几,在大众中诚突兀。
余守陵阳至穷陋,雨浸一春泥汩汩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岂肯

    读音:qǐ kěn

    繁体字:豈肯

    造句:

  • 过人

    读音:guò rén

    繁体字:過人

    短语:高 胜过 胜 强似 略胜一筹 青出于蓝 强 愈 后来居上 大 胜于 赛

    英语:excel

    意思:(过人,过人)

  • 三大

    (1).指道、天、地。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拟兹三大,宾是四门。歷试诸难,咸熙庶绩。” 吴兆宜 注引《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2).指君、父、夫。 清 龚自珍 《春秋决事比答问第五》:“《春秋》张三大,治三细……三大:君、父、夫;三细:臣、子、妇。”

    读音:sān dà

  • 大士

    读音:dà shì

    繁体字:大士

    意思:I

     1.德行高尚的人。
       ▶《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
       ▶《韩诗外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