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首尾吟》 将何势力为凭藉,著甚言辞与指挥。

将何势力为凭藉,著甚言辞与指挥。

意思:将有力量为凭借,著很言辞和指挥。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首尾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自由、逍遥和欢喜心境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诗中的语言简练流畅,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看似在否认自己爱诗,但实际上却是以退为进,通过否定表面的爱诗之情,来强调自己诗歌创作的内在动机和真实感受。接下来,“诗是尧夫拍手时”,则进一步点明诗歌是自己在欢喜、激动时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为之。 颔联“此路清闲都属我,这般欢喜更饶谁”,表达了诗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欢喜。这种欢喜并非来自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源于内心的清静和自由。 颈联“将何势力为凭藉,著甚言辞与指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和人格风范。他强调诗歌的创作不应该受到任何外在势力的影响,也不需要用华丽的言辞来指挥。诗歌应该是内心真实感受的自然流露,不需要任何修饰和伪装。 尾联“迁怒饰非何更有,尧夫非是爱吟诗”,则是以反问的形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和人生观。迁怒饰非、虚伪造作都不是诗人的追求,他真正爱的是逍遥自在、清静欢喜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欢喜,同时也展现了他逍遥自在、清静自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拍手时。
此路清闲都属我,这般欢喜更饶谁。
将何势力为凭藉,著甚言辞与指挥。
迁怒饰非何更有,尧夫非是爱吟诗。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凭藉

    读音:píng jiè

    繁体字:憑藉

    意思:(凭藉,凭借)
    亦作“凭籍”。亦作“凭借”。
     依靠,依赖。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凭藉涓流,方成川甽。”
      ▶南朝·梁·沈约《恩倖传论》:

  • 言辞

    读音:yán cí

    繁体字:言辭

    短语:语句 说话 辞令 唇舌 口舌 谈 讲话

    英语:verbalism

    意思:(言辞,言辞)

     1.说话或写文章时

  • 势力

    读音:shì lì

    繁体字:勢力

    短语:权力 势

    英语:(ability to) influence

    意思:(势力,势力)

     1.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

  • 甚言

    读音:shèn yán

    繁体字:甚言

    意思:极言,极力表明。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子以博奕贤于无所用心。
      ▶晦庵载李氏之说曰:‘非教人博奕也,以甚言无所用心之不可耳。’可谓能以意逆志矣。”

  • 指挥

    解释

    指挥 zhǐhuī

    (1) [command]∶发令调度

    指挥围攻

    (2) [conduct]∶指导乐曲或乐队的演奏

    (3) [commander]∶发令调度的人

    乐队指挥

    引用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