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酬皇甫十再劝酒》 手把屈巵未劝我,世间何处觅波旬?

手把屈巵未劝我,世间何处觅波旬?

意思:手把屈巵没有鼓励我,世上哪里去找波旬?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戏酬皇甫十再劝酒》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净名居士眼方丈,玄晏先生酿老春。
手把屈巵未劝我,世间何处觅波旬?》充满了对两位古代哲学家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宗教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的“净名居士眼方丈,玄晏先生酿老春”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两位哲学家的智慧和洞察力。净名居士,即维摩诘,佛教居士,被认为是智慧圆满、眼如方丈的仙人;玄晏先生,指的是庄子,他的智慧如同酿造的老酒,醇厚而深远。这样的比喻,既表达了对两位哲学家的敬仰之情,也赋予了诗歌丰富的象征意义。 “手把屈巵未劝我,世间何处觅波旬?”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屈巵,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皿,这里用来象征哲学家的智慧和洞见。诗人表示,虽然哲人并未直接劝他向善,但他的内心已经得到了净化和启示,仿佛已经找到了通往真理的道路。最后一句“世间何处觅波旬?”更是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深刻理解。波旬,是佛教中对魔鬼的称呼,但在诗人看来,世间真正的魔鬼并非外在的事物,而是我们内心的欲望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古代哲学家的智慧和洞见,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和人生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充满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净名居士眼方丈,玄晏先生酿老春。
手把屈巵未劝我,世间何处觅波旬?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世间

    读音:shì jiān

    繁体字:世間

    短语:浊世 江湖 尘世 尘 凡

    英语:in life

    意思:(世间,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
      ▶《百喻经•观作瓶

  • 屈巵

    读音:qū zhī

    繁体字:屈巵

    解释:1.有曲柄的酒杯。

    造句:

  • 波旬

    读音:bō xún

    繁体字:波旬

    意思:魔王名,为欲界第六天之主,其义为恶者、杀者。常以憎恨佛法,杀害僧人为事。
      ▶《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天魔波旬,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