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急乐世》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意思: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急乐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诗,描绘了一个绣女在绣花时,被黄莺的叫声打断了思绪,引发了她的悲伤和失意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绣女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苦闷。 首句“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绣女正在用心绣制红罗的场景,其中“碧线”和“红罗”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个场景也展现了绣女的勤劳和细致。 次句“忽听黄莺敛翠蛾”,用“忽听”二字将诗歌的情节引向了一个转折点,黄莺的叫声打断了绣女的思绪,使她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这里的“敛翠蛾”形象地描绘了绣女因被打断而皱起眉头的神态。 最后两句“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通过排比的手法,描绘了绣女在不同季节中的情感状态,以及她生活中经常感到失意和苦闷的心情。这里的“秋思”、“冬愁”、“春恨”形象地表现了绣女内心的悲伤和苦闷,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无情和艰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绣女生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生的辛酸和苦涩。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流畅,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红罗

    读音:hóng luó

    繁体字:紅羅

    意思:(红罗,红罗)

     1.红色的轻软丝织品。多用以制作妇女衣裙。
      ▶汉·班固《西都赋》:“红罗飒纚,绮组缤纷。”
     
     2.荔枝品种名。参阅《广群芳

  • 黄莺

    读音:huáng yīng

    繁体字:黃鶯

    英语:whitethroat

    意思:(黄莺,黄莺)
    黄鹂。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黄鸟于飞》:“黄鸟,黄鹂留也,或谓之黄栗留,

  • 翠蛾

    读音:cuì é

    繁体字:翠蛾

    意思:
     1.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
      ▶唐薛逢《夜宴观妓》诗:“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金·王浍《感遇》诗:“游子去万里,空闺歛翠蛾。”
      ▶明·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