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浔阳三题 并序》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意思: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花,这些植物的贞劲优秀的,虽然宫室园林省寺中,不一定能完全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浔阳三题 并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南方植物的诗,通过对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植物的赞美和对北方缺乏这些植物的遗憾。 首先,诗中提到了庐山多桂树,这是一种在庐山生长得非常普遍的树种,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坚韧的生命力而闻名。作者通过描绘这些桂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表达了对这种植物的敬意和赞赏。 其次,诗中又提到了湓浦多修竹,这是一种在南方水乡常见的竹子,以其修长、挺拔的形态和清新的气息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作者通过描绘这种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表达了对这种植物的赞美和欣赏。 最后,诗中提到了东林寺的白莲华,这是一种在佛教寺庙中常见的莲花,以其纯洁、高雅的形象和独特的香气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作者通过描绘这种莲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表达了对这种植物的赞美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南方植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南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北方缺乏这些植物的遗憾。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南方人对这些植物的态度和行为,表达了对南方人的敬意和赞赏。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南方植物的描绘和对南方人的敬意和赞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不要随意破坏和浪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
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竹,白眼于莲花者。
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东林寺

    引用解释

    寺名。在今 江西 庐山 。 晋 太元 中, 慧远法师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资助下建成。 唐 会昌 三年寺废, 大中 三年复修。 宋 改名 太平兴国寺 。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 庐山 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 《东林寺碑序》。

    读音:dōng lín sì

  • 修竹

    读音:xiū zhú

    繁体字:修竹

    英语:tall bamboos

    意思:(参见脩竹)
    长长的竹子。
      ▶《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刘孝标注引晋·王羲之

  • 东林

    读音:dōng lín

    繁体字:東林

    意思:(东林,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

  • 白莲

    读音:bái lián

    繁体字:白蓮

    意思:(白莲,白莲)

     1.白色的莲花。
      ▶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明·沈德符《野获编•禨祥•白鹿》:“嘉靖十二年,河南巡抚

  • 植物

    解释

    植物 zhíwù

    [plant] 构成植物界为数众多的任何有机体,其典型的特征有:无自身移动性的运动能力,不具有迅速运动反应力;缺乏明显的神经和感觉器官(虽然具有特别的刺激反应的指示感应);具有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有一个特有的营养系统,即通过叶绿体的光合

  • 未必

    读音:wèi bì

    繁体字:未必

    短语:不见得

    英语:may not

    意思:不一定。
      ▶《文子•符言》:“君子能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于为非,而未必免于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