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意思:惆怅时间晚,两情千里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感秋寄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它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 首句“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直接点明离别的背景和情感,惆怅的时节,晚风中带着离别的意味,而两人的情感却如同千里之外,难以相聚。这两句诗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后面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氛围。离忧是指离别的愁绪,它如同庭树上的落叶一样,无法摆脱。秋风中庭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和痛苦。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这两句诗则从细节入手,通过燕子归巢和蕙花香消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燕影动归翼,暗示着燕子即将离开这个地方,而蕙香销故丛则象征着过去的回忆和情感已经消逝。这两句诗通过细节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最后两句“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感慨。佳期与芳岁是美好的时光和美好的期待,但是它们却因为离别而变得空虚和失落。牢落两成空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这两句诗通过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惆怅。它通过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和痛苦,同时也让人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奈。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时节

    读音:shí jié

    繁体字:時節

    短语:季节 季

    英语:season

    意思:(时节,时节)

     1.四时的节日。
      ▶《吕氏春秋•尊师》:“敬祭之术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