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雁山》 皆是僧分住,最先谁得知。

皆是僧分住,最先谁得知。

意思:都是僧人分住在,最先谁能知道。

出自作者[宋]徐玑的《雁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雁山深又僻,无数石岩奇。皆是僧分住,最先谁得知。逐时多异景,前辈少题诗。南渡名方著,唐人不到兹》。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对雁山风景的赞美和描述。 首联“雁山深又僻,无数石岩奇。”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雁山的地理位置和石岩的奇特。雁山深又僻,说明雁山是一个偏远而美丽的地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无数石岩奇则突出了石岩的形态各异,奇特无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颔联“皆是僧分住,最先谁得知。”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雁山的特点,这里几乎都是僧人所居住的地方,说明这里是一个清净幽雅的修行之地。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们的敬意和对他们生活的赞美。然而,对于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最先知道的人又是谁呢?这里似乎在暗示着一种神秘和未知,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颈联“逐时多异景,前辈少题诗。”诗人开始描述雁山的景色变化多样,时时都有新的景色出现,给人以新鲜感和惊喜。同时,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雁山风景的赞赏和期待更多人前来欣赏的心情。然而,由于前人题诗较少,这也暗示了雁山的神秘和独特之处。 尾联“南渡名方著,唐人不到兹。”诗人总结了雁山的价值和特点,指出在南渡时期(即宋朝时期)雁山名声逐渐显赫,而唐人(唐朝时期的诗人)则很少有人来到这里。这进一步强调了雁山的独特性和神秘性,也表达了诗人对雁山的珍视和赞美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雁山风景的赞美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僧人们的敬意。同时,这首诗也暗示了雁山的神秘和独特之处,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雁山深又僻,无数石岩奇。
皆是僧分住,最先谁得知。
逐时多异景,前辈少题诗。
南渡名方著,唐人不到兹。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

关键词解释

  • 得知

    读音:dé zhī

    繁体字:得知

    短语:识破 意识到 获悉 查出 得悉 探悉 惊悉

    英语:(find out and) know

    意思:
     1.岂知;可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