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春吏隐堂作》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意思:振策略遵循城曲,逍遥写烦襟。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初春吏隐堂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微风、芳草、鸟鸣、清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微风稍破冻,芳萌亦吐林”描绘了微风吹过冻土,带来春天的气息,芳草开始发芽,林间万物复苏的景象。这句诗以微风的轻轻破冻,芳草的萌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生命的蓬勃和生机。 “百鸟感春阳,钩輈弄其音”则描绘了鸟鸣的场景,春天的阳光让鸟儿欢快地鸣叫,声音婉转动听。这句诗通过鸟鸣声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表达了诗人漫步在城郊,手持马鞭,沿着城边的小路漫步,心情舒畅,摆脱了烦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爱此堂下石,青润挺琅琳。中坳贮清泉,测之不盈簪”描绘了堂下青石的美丽和清澈的泉水。诗人对堂下青石的喜爱,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 “默视澹忘卢,白日为移阴”表达了诗人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太阳逐渐落下,天色渐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平静和淡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欣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应该虚静、淡然,不被外物所牵绊,保持内心的清洁和纯净。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的美妙。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微风稍破冻,芳萌亦吐林。
百鸟感春阳,钩輈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爱此堂下石,青润挺琅琳。
中坳貯清泉,测之不盈簪。
纤鳞候暖戏,寂历自浮沉。
默视澹忘卢,白日为移阴。
人生本虚静,垢浊无自侵。
忽为外物牵,至性不可寻。
于焉得所监,一洗尘中心。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逍遥

    解释

    逍遥 xiāoyáo

    [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引用解释

  • 振策

    读音:zhèn cè

    繁体字:振策

    意思:扬鞭走马。
      ▶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方欲振策燕·赵,席卷秦代。”
      ▶明·刘基《

  • 烦襟

    读音:fán jīn

    繁体字:煩襟

    意思:(烦襟,烦襟)
    烦闷的心怀。
      ▶唐·王勃《游梵宇三觉寺》诗:“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元·韦居安《摸鱼儿》词:“垂钓饵,趁春水生时,賸有桃花鳜,烦襟净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