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万年欢》 君知未遇元礼,肯抽身盛时,寻我幽隐。

君知未遇元礼,肯抽身盛时,寻我幽隐。

意思:你知道没有遇到元礼,肯抽身兴盛的时期,不久我隐藏。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万年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忆惜论心,尽青云少年,燕赵豪俊”描绘了作者回忆过去与朋友们畅谈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充满激情和豪情的年轻时代的怀念。接下来的“二十南游,曾上会稽千仞”则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游历经历,表现出一种豪迈和冒险的精神。 “捐袂江中往岁,有骚人、兰荪遗韵”一句,通过描绘作者在江中的捐袂往事,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这里的“骚人”和“兰荪遗韵”都象征着高雅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此事谈何容易,骥才方骋”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作者意识到,人生并非总是顺风顺水,有时候也会遭遇困难和挑战。就像一匹骏马刚刚驰骋在原野上,突然遇到了崎岖的山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继续前行。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即人生需要不断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彩舫红妆围定,笑西风、黄花班鬓”则描绘了作者当前的生活状态。作者已经步入老年,但仍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里的“彩舫红妆”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笑西风、黄花班鬓”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君欲问、投老生涯,醉乡歧路偏近”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作者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生活,而不是追求名利和地位。因此,他选择了醉乡作为自己的归宿,这也是一种自由和舒适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惜论心,尽青云少年,燕赵豪俊。
二十南游,曾上会稽千仞。
捐袂江中往岁,有骚人、兰荪遗韵。
嗟管鲍、当日贫交,半成翻手难信。
君知未遇元礼,肯抽身盛时,寻我幽隐。
此事谈何容易,骥才方骋。
彩舫红妆围定,笑西风、黄花班鬓。
君欲问、投老生涯,醉乡歧路偏近。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盛时

    读音:shèng shí

    繁体字:盛時

    意思:(盛时,盛时)

     1.犹盛世。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
      ▶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

  • 抽身

    读音:chōu shēn

    繁体字:抽身

    短语:脱出 开脱 脱位 解脱

    英语:get away

    意思:
     1.谓弃官引退。
      ▶唐·刘禹锡《刑部白侍郎谢病长

  • 未遇

    读音:wèi yù

    繁体字:未遇

    意思: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宋时有个鸿胪少卿,姓满,因他做事没下稍,讳了名字不传,只叫他满少卿;未遇时节,只叫他满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