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逼试投所知》 曾恨梦中无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

曾恨梦中无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

意思:曾经恨梦中没有好事情,也知道口袋里有仙方。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逼试投所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桃园仙境的诗,通过对桃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桃在仙翁旧苑傍,暖烟轻霭扑人香。”描绘了桃园的景象,桃花盛开在曾经是仙翁修炼的地方,周围是轻烟暖雾,香气扑鼻。这里充满了神秘和仙气,让人感受到桃园的美丽和神秘。 “十年此地频偷眼,二月春风最断肠。”诗人描述了自己多次偷偷地看桃园,尤其是在二月春风刚刚开始吹拂的时候,桃花的盛开让人感到无比的美丽和哀愁。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曾恨梦中无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遗憾在梦中没有遇到美好的事情,但也知道自己的口袋里有仙方,暗示自己有着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和信心。 “寻思仙骨终难得,始与回头问玉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骨的追求,虽然难以得到,但诗人仍然不放弃,决定回头向玉皇询问。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桃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桃在仙翁旧苑傍,暖烟轻霭扑人香。
十年此地频偷眼,二月春风最断肠。
曾恨梦中无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
寻思仙骨终难得,始与回头问玉皇。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仙方

    读音:xiān fāng

    繁体字:仙方

    英语:Fair prescription, an efficient prescription or method.

    意思:
     1.旧时幻想成仙所服食的丹药

  • 好事

    解释

    好事 hǎoshì

    (1) [Buddhist service]∶佛事或道场。特指为死事所做的超度仪式

    扬起布幡作好事

    (2) [good deed]∶有益的事情

    先驱者为国家做一件好事

    (3) [an act

  • 梦中

    读音:mèng zhōng

    繁体字:夢中

    意思:(梦中,梦中)

     1.睡梦之中。
      ▶《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