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陈正之三首》 用法何庸尽,颁条本自疏。

用法何庸尽,颁条本自疏。

意思:用法哪儿都,颁布条例本自疏。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送陈正之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道德和行为。通过对“婉画循中道,廉名集美誉”、“只知能解事,元为饱看书”、“用法何庸尽,颁条本自疏”等句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赞美那些遵循中庸之道、廉洁而有名声的人,以及那些通晓事理、有学识的人。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滥用法律、颁发条文的人,并暗示他们可能会像西汉的丞相萧何一样,因为疏忽而遭受惩罚。 “婉画循中道,廉名集美誉”这两句诗赞美了那些行事中庸、廉洁而有名声的人。他们遵循中庸之道,不偏激也不保守,保持公正和廉洁,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声誉。 “只知能解事,元为饱看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通晓事理、有学识的人的赞美。他认为这些人能够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这种理解和学习是他们获得知识的源泉。 “用法何庸尽,颁条本自疏”这两句诗批评了那些滥用法律和颁发条文的人。诗人认为,法律的运用应该恰到好处,不应该过度使用。颁发的条文应该保持清晰和公正,不应该过于繁琐或疏忽。 最后,“酂侯端许继,不问吐茵车”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对西汉丞相萧何的赞美。他希望那些人能够像萧何一样,保持公正和廉洁,不被贪欲所驱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和批评不同的道德和行为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廉洁、学识和法律的看法。它提醒人们要保持中庸之道,有学识和通晓事理,同时也要遵守法律和公正的原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婉画循中道,廉名集美誉。
只知能解事,元为饱看书。
用法何庸尽,颁条本自疏。
酂侯端许继,不问吐茵车。

关键词解释

  • 用法

    读音:yòng fǎ

    繁体字:用法

    英语:usage

    意思:
     1.谓依法断罪。
      ▶《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附于刑,用情讯之,至于旬,乃弊之。读书则用法。”

  • 何庸

    读音:hé yōng

    繁体字:何庸

    意思:何用,何须。
      ▶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萧嵩为相,引韩休为同列。及在位,稍与嵩不协。
      ▶嵩因乞骸骨。上慰嵩曰:‘朕未厌卿,卿何庸去?’”
      ▶《新唐书•李

  • 自疏

    读音:zì shū

    繁体字:自疏

    意思:
     1.谓自求与之疏远。
      ▶《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