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海阳十咏·蒙池》 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意思: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个颜色。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海阳十咏·蒙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深静池塘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净、深邃的美。 首句“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以潆渟形容幽静的池塘,以“深净如无力”来比喻其深度和宁静。这种描绘方式既生动又富有诗意,使人仿佛能看到那深静的池塘,澄清见底,静如处子,深得自然之气息。 “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池塘的静态美。风起时,它虽动却静,文(花纹)虽显却细,丝毫不扰乱其深净之色;月来时,月光如水,与池水相映,使其更显宁静深秀。 “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两句,则从另一角度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这里,“地灵”指此处自然环境的神奇和灵秀,“草木瘦”则描绘了此处草木虽瘦弱却有坚韧之美的景象。而“人远”与“烟霞逼”相对,则暗示了人在此地的稀少和环境的僻静,同时也增添了诗的幽静之美。 最后,“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两句,诗人以疑似仙境的景象结束全诗,使人联想到这里常常有仙人围棋对弈,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静、清净的池塘,展现了自然的静态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潆渟幽壁下,深净如无力。
风起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
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风起

    读音:fēng qǐ

    繁体字:風起

    意思:(风起,风起)

     1.风颳起来。
      ▶晋·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

  • 成文

    读音:chéng wén

    繁体字:成文

    英语:statutory

    意思:
     1.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
      ▶《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

  • 同一

    读音:tóng yī

    繁体字:衕一

    英语:identical

    意思:
     1.共一,合一;统一。
      ▶《韩诗外传》卷五:“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
      ▶艾思奇《辩证唯物主

  • 不成

    读音:bù chéng

    繁体字:不成

    英语:won\'t do

    意思:
     1.未成年。
      ▶《左传•哀公五年》:“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
      ▶杜预注:“不成,未冠也。”

  • 来同

    读音:lái tóng

    繁体字:來衕

    意思:(来同,来同)
    犹言来朝。
      ▶《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马瑞辰通释:“《说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

  • 一色

    读音:yī sè

    繁体字:一色

    英语:plain shade

    意思:
     1.单色;一种颜色。
      ▶《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
      ▶北周·庾信《三月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