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任山归河东》 编年作通记,起周迄炎宋。

编年作通记,起周迄炎宋。

意思:编年作通记,从周代到炎宋。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送任山归河东》

全文创作背景

《送任山归河东》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蔡襄担任福建提点刑狱使期间,他的朋友任山要离开福建回到故乡河东(今山西)。蔡襄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css 送君远行千里路, 愿君一路平安归。 回首故园春草绿, 不知何处是天涯。 ```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画面。诗人祝愿朋友旅途平安,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春草绿”和“天涯”等意象,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也暗示了离别的无奈和惆怅。 从创作背景来看,蔡襄是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在任职福建提点刑狱使期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任山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但最终还是要分别。这首诗正是蔡襄在送别任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不舍和对家乡的眷恋。 总的来说,《送任山归河东》是一首充满感情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俗忧思深,在昔言汾绛。
之人隐其间,白首甘陋巷。
毕力事诗书,岂特专记诵。
编年作通记,起周迄炎宋。
甲子二十五,迴环补遗空。
予闻春秋法,尊王正一统。
维持生民纲,树立大邦栋。
上贤若游夏,鸟兽于麟凤。
三传自名家,讲解或失中。
区区休预徒,左驰困羁控。
排闢侵异端,寖久成蠹虫。
仲淹著元经,刘蕡比奴从。
去圣日弥远,斯言谁折衷。
犹胜儿女曹,烟云费嘲弄。
君於春秋学,勤劳务包综。
向时耻飞箝,画策尚禽纵。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编年

    读音:biān nián

    繁体字:編年

    英语:To put historical events, literary works, etc. In chronological order.

    意思:(编年,编

  • 炎宋

    读音:yán sòng

    繁体字:炎宋

    意思:赵宋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宋。
      ▶《宣和遗事》后集:“北方小胡奴侵凌上国,南灭炎宋,北威契丹。”
      ▶《宋史•乐志十》:“于赫炎宋,十叶华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