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 二分学宫装,艳色斗京洛。

二分学宫装,艳色斗京洛。

意思:第二部分学校装,艳色斗京洛。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迎太守。描绘了太守到来时,会稽城内的热闹场景和独特风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会稽的美丽和人文气息,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守的欢迎和期望。 首联“会稽迎太守,舟屋画粉雘。”描绘了太守到来时,舟船装饰得非常华丽,表达了会稽城内的繁华和热闹。 “前舟载图书,後舟载女乐。”描绘了前一艘船装载着太守的书籍和物品,后一艘船则载着女乐,表达了会稽城内的文化气息和娱乐活动。 “月出镜湖心,长笛使孤作。”描绘了月光下镜湖的美景,长笛声在湖面上回荡,表达了会稽城的美丽和宁静。 “还见渔者来,曾令李謩愕。”描绘了渔民归来时的场景,让人们想起了李謩的惊愕表情,表达了会稽城内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 “吹裂比竹管,士果不可度。”描绘了演奏乐器的场景,表达了音乐的优美和动人之处。 “二分学宫装,艳色斗京洛。”描绘了学宫装的美丽和艳丽程度可以与京城媲美,表达了会稽城内女性的美丽和魅力。 “得郡考故迹,精绝古所怍。”表达了太守在考察郡迹时发现了会稽城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对会稽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感到惊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会稽城的美丽和人文气息,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守的欢迎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会稽迎太守,舟屋画粉雘。
前舟载图书,後舟载女乐。
月出镜湖心,长笛使孤作。
还见渔者来,曾令李謩愕。
吹裂比竹管,士果不可度。
二分学宫装,艳色斗京洛。
尝闻有西子,菡萏不相若。
得郡考故迹,精绝古所怍。
慎莫为俗牵,乘闲数斟酌。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京洛

    读音:jīng luò

    繁体字:京洛

    英语:capital

    意思:亦作“京雒”。
     
     1.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

  • 学宫

    读音:xué gōng

    繁体字:學宮

    意思:
     补证条目
    1.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
    ▶《型世言》第二三回:“姚明坐在身上,看他血涌如泉,咽喉已断,知他不得活了,便将行囊背了,袖中搜有些碎银锁

  • 二分

    读音:èr fēn

    繁体字:二分

    英语:dichotomy

    意思:
     1.春分和秋分。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
      ▶杜预注:“二至,冬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