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制夏中垂钓作》 物茂时平日正长,翠华停驭睠方塘。

物茂时平日正长,翠华停驭睠方塘。

意思:万物茂盛时平日正长,翠华山停止控制睠方塘。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奉和御制夏中垂钓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太平盛世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叹之情。 首句“物茂时平日正长,翠华停驭睠方塘”描绘出了太平盛世的景象,万物繁荣,时光安宁,皇帝停驻在池塘边,俯瞰着广大的国土。这句诗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昌盛的欣喜之情。 “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翻素荇香”描绘了池塘的美景,文竿指文鳐鱼在水中游弋,圆荷则代表荷叶,荇香则代表水草的香气。这两句诗将池塘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睿赏只应从暇豫,圣恩宁肯间沉翔”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赞美,认为皇帝的赏赐只会给予欢乐的人,圣恩则不会遗忘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最后“吞舟自是贪芳饵,犹笑成汤一面张”以物茂时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贪图名利的人的讽刺,他们就像吞舟的鱼儿一样,只知道贪图美味的鱼饵,却还在嘲笑成汤只撒了一面网。 整首诗以景入情,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昌盛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贪图名利者的讽刺和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物茂时平日正长,翠华停驭睠方塘。
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翻素荇香。
睿赏只应从暇豫,圣恩宁肯间沉翔。
吞舟自是贪芳饵,犹笑成汤一面张。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翠华

    读音:cuì huá

    繁体字:翠華

    意思:(翠华,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
      ▶李善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 平日

    读音:píng rì

    繁体字:平日

    短语:素日 平生 素常

    英语:(n) an ordinary day

    意思: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等)。

  • 时平

    读音:shí píng

    繁体字:時平

    意思:(时平,时平)
    时世承平。
      ▶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谧时平,鹓鹭咸修其文德。”
      ▶宋·刘克庄《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