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五织妇》 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

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

意思:只说督政府,确定要断机关。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五织妇》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是一首对织妇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阶级压迫的深刻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织妇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首句“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是对织妇勤劳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织妇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她不停地编织,仿佛时间在加速流逝,与日夜兼程的日月同行。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心理感受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织妇的辛勤劳动和内心的紧张。 “常忧里胥来,不待鸡黍熟”描绘了织妇的日常忧虑。里胥是古代乡村的官吏,他们的出现常常意味着织妇等底层人民要面临各种苛捐杂税和无理要求。这句诗中,织妇担心里胥的到来,以至于她无法等到饭熟。这种描绘展示了织妇的生活压力和无助感。 “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是织妇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助。她只能向县官申诉,希望他能给予公正的裁决,甚至不惜断绝自己的织机。这句诗表达了织妇对公正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最后,“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是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诗人通过对比织妇和公侯家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压迫。公侯之家虽然赐帛堆满屋,但这些丝帛原本应该属于织妇这样的劳动者。这种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对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织妇的形象,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阶级压迫的深刻感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
常忧里胥来,不待鸡黍熟。
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
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断机

    读音:duàn jī

    繁体字:斷機

    意思:(断机,断机)
    断织。
      ▶元·柯丹邱《荆钗记•议亲》:“翦髮常思侃母,断机每念轲亲。”
      ▶清程麟《此中人语•李圭如》:“至晚间其母于灯下课读,不必画地断机,自能

  • 县官

    解释

    县官 xiànguān

    (1) [county magistrate]∶县的地方长官

    县官急索租。——唐· 杜甫《兵车行》

    县官日有禀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

  • 官立

    读音:guān lì

    繁体字:官立

    意思:官府所设立;公立。
      ▶鲁迅《书信集•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茅盾《送考》:“可不是!所以投考官立学

  • 机轴

    引用解释

    1.比喻关键重要的处所。《后汉书·冯异传》:“今 軼 守 洛阳 ,将军镇 孟津 ,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 李贤 注:“机,弩牙也;轴,车轴也。皆在物之要,故取喻焉。” 唐 李德裕 《置孟州敕旨》:“盖以河有造舟之危,山有摧轮之险,左右机轴,表里金汤,既当形胜之地,实为要害之郡。”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万里石塘,贯八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