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至二首》 老弟颇怜伯仁短,小孙突过阿宜长。

老弟颇怜伯仁短,小孙突过阿宜长。

意思:我弟弟很可怜伯仁短,小孙突过阿应该长。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冬至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以一位老人的视角,描绘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慈颜幽翳几星霜,犹记斑衣共举觞”,描述了老人对过去的回忆,对曾经与家人共享欢乐时光的怀念。这句诗通过“幽翳”、“星霜”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深沉、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犹记斑衣共举觞”则表达了老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幸福的向往。 颔联,“老弟颇怜伯仁短,小孙突过阿宜长”,通过描述老人的兄弟和小孙子的成长,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老弟对伯仁的短处的怜惜,暗示了兄弟之间的情感纽带;小孙子的成长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家族的繁荣。 颈联,“亲朋不至谙时态,儿女无知竞晓妆”,描述了老人对亲朋好友的疏离和儿女不懂事的无奈。这里既有老人的孤独和失落,也有对儿女成长的期待和担忧。 尾联,“老退尚馀忧国念,朝来云物果灾祥”,表达了老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句诗既体现了老人的爱国情怀,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老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生命的轮回。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慈颜幽翳几星霜,犹记斑衣共举觞。
老弟颇怜伯仁短,小孙突过阿宜长。
亲朋不至谙时态,儿女无知竞晓妆。
老退尚馀忧国念,朝来云物果灾祥。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阿宜

    读音:ā yí

    繁体字:阿宜

    意思:唐·杜牧侄的小名。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后即为侄的代称。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宗族》:“姪曰阿宜。”

    <

  • 伯仁

    读音:bó rén

    繁体字:伯仁

    意思:晋·周顗的字。
      ▶元帝时为僕射,与王导交情很深。
      ▶永昌元年,导堂兄江州刺史王敦起兵反,导赴阙待罪。
      ▶顗在元帝前为导辩护,帝纳其言而导不知。及敦入朝,问导如

  • 老弟

    读音:lǎo dì

    繁体字:老弟

    英语:Mack

    意思:
     1.对同辈年少于己者的昵称。
      ▶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两位老弟,大家商量,我们一班清客,感动皇爷,召去教歌,也是不容

  • 短小

    读音:duǎn xiǎo

    繁体字:短小

    短语:不大 纤 微 小 纤维 微细 最小 细微 微乎其微 微小 细

    英语:shortness

    意思:
     1.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