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题山亭三首》 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持冠。

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持冠。

意思:踵石仍面临水,披襟又拿着帽子。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自题山亭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山水之间悠然自得、忘却世俗纷争的场景。 首句“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持冠”中,“跂石”指的是站立于石头之上,而“临水”则表示靠近水流,给人一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感觉。而“披襟”和“持冠”则是描述这个人敞开衣襟、手持帽子,仿佛是要迎接自然的拥抱。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个人在山水之间的动作,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机心忘未得,棋局与鱼竿”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的主题。这里的“机心”指的是世俗的纷争和算计,而“未得”则表示这个人已经忘却了这些世俗的纷争,达到了心灵的宁静。通过“棋局”和“鱼竿”这两个意象,诗人暗示这个人已经不再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而是找到了另一种更贴近自然、更符合自己内心的方式去生活。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心灵得到净化的意境。它鼓励人们放下世俗的纷争,去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这种生活态度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和美好的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持冠。
机心忘未得,棋局与鱼竿。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跂石

    读音:qí shí

    繁体字:跂石

    意思:垂足而坐于石上。
      ▶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之八:“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
      ▶唐·灵澈《东林寺寄包侍御》诗:“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罏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