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饮酒 其六》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意思:是非如果相比较,毁誉皆同坏与好。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饮酒 其六》

全文赏析

其六(1)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2)?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4)。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5)。
[注释]
(1)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愤怒的口吻斥责了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黑暗现实,并决心追随商山四
皓,隐居世外。
(2)行止:行为举止。端:种,类。
(3)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
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楚辞?九辩》:“世雷同
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毁誉:诋毁与称誉。
(4)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达士:贤达之人。尔:那样。
(5)咄咄(duō多):惊怪声。 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
皓”。见《赠羊长史》注(9)。
[译文]
行为举止千万种,
谁是谁非无人晓。
是非如果相比较,
毁誉皆同坏与好。
夏商周未多此事,
贤士不曾随风倒。
世俗愚者莫惊叹,
且隐商山随四皓。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 雷同

    读音:léi tóng

    繁体字:雷衕

    英语:identical

    意思:
     1.随声附和。
      ▶《礼记•曲礼上》:“毋勦说,毋雷同。”
      ▶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

  • 是非

    读音:shì fēi

    繁体字:是非

    短语:曲直 是非曲直

    英语:right and wrong

    意思:
     1.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
      ▶《礼记•曲礼上》:

  • 同共

    读音:tóng gòng

    繁体字:衕共

    意思:共同,一起。
      ▶宋·欧阳修《论矾务利害状》:“臣候到河东,与施昌言等同共相度,经久利害闻奏。”
      ▶元·无名氏《度柳翠》楔子:“直待月明点化归清净,恁时同共见如来。”

  • 誉毁

    读音:yù huǐ

    繁体字:譽毀

    意思:(誉毁,誉毁)
    称赞和毁谤。
      ▶唐·韩愈《题哀辞后》:“古之道不苟誉毁于人。”

    解释:1.称赞和毁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